中国设计年度人物沈阳公益巡讲谢天《心造空间》

可心 2017-08-17 16:18:5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活动内容:设计改变生活 2017中国设计年度人物城市公益巡讲暨诺贝尔瓷抛砖设计潮流发布 沈阳站 时间:2017年08月17日下午 地点:沈阳市浑南区万达文华酒店三楼宴会厅 中国美术学院国艺城市设计艺术研究院院长谢天先生现场分享《心造空间》的设计理念。 谢天:排名前列次来沈阳,我想在分享前先放一段

活动内容:设计改变生活 2017中国设计年度人物城市公益巡讲暨诺贝尔瓷抛砖设计潮流发布 沈阳站

时间:2017年08月17日下午

地点:沈阳市浑南区万达文华酒店三楼宴会厅

中国美术学院国艺城市设计艺术研究院院长谢天先生现场分享《心造空间》的设计理念。

    谢天:排名前列次来沈阳,我想在分享前先放一段片子,就是去年杭州G20峰会的一个片子。(播放短片)

    这个片子是去年9月G20开之前我们向各位领导层级汇报的一个片子,9月份开完就只拍了一些照片,没有做动画,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去年G20主会场的设计。

    接下来是我今天带给大家的一个演讲,首先简单讲一下我的主题,《心造空间》,这也是我从业24年以来自己一直在追逐的学术道路上的研究。

    《心造空间》怎么来的?右边这个是我的一本书,这个书是在2013年出版的,里面录了我过去从业年份里面的18个案例,加上我十几篇的文章结合在一起,所以有了这本书,也算是对过去的一种总结及。

    今天我想从心造空间开始讲起,接下来讲8个案例,延续我设计的三个阶段。我从1993年到2000年这八年,刚出校门的那八年时间里面,对我来说做设计没有什么太多的理念,也没有太多的关于对社会性的思考,更多的是我如何让自己更好的生存下来,所以这是我设计的排名前列阶段。

    2000年到2008年这段期间,我认为设计是我的思考方式,这个阶段你的经验和能力已经慢慢的积累,这个阶段我能做什么,我合适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所以这是我今天登辉继续要讲的我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我十六年的设计生涯过去了,到今天设计是我的一个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经常说一句话,字如其人,一个真正的设计者,他从业经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他所有的设计都是跟他这个人此生的修养、跟他走过的路程所有东西的一种积累的当下表现。

    所以今天我会结合我设计的三个阶段,跟大家共同来分享八个案例。这八个案例也有我在2000年以前的,也就是排名前列阶段的案例,也有我第二阶段的案例,但是更多的是近几年的一些案例。

    说到心造空间,我想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为什么取名为心造空间。我个人理解有这么三层意思,排名前列层意思,我们每个设计师在拿到一个案子的时候,首先我们是有目的的在构建某个场所,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诉求。第二层意思就是我们会经验性的利用艺术与技术的手段达到某种境界,这是我们设计师第二层要去做的。第三层意思也是我们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注意的,就是我们会有意识的模仿天地自然,空间也是天地自然,人跟自然的对话,人跟空间同样也是对话的关系。

    所以不同层面有很多理解,简单来讲,体现中国东方文化的理解,我总结为三个词,一个叫可用,第二个叫可赏,第三个叫可悟,这三个词也是设计师在设计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去追求的三个词。

    我经常说,一个案子最基本的排名前列层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如何可用,所以在早些年我们也发现有很多设计项目,做完了以后开张了,也获得了很多好的奖项,到最后这个空间开个半年时间就倒闭了,我认为首先它是不够可用。在可用的基础上,作为设计师我们如何做到可观可赏。当然,做一个设计较高的境界就是如何让一个空间做到优质,让人可感可悟,这个空间让你一进去就有某种感悟到的东西。

    对这三个的理解,心,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我们的心是有要求的,而且心是有经验的,心是潜意识。造很简单,它就是一种手段,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可以模仿的。空间是场所,它是一种境界,是天地自然间的其中一点。

    我偶然的机会在2009年做过杭州的一个香积寺,因为我没有什么机会做寺庙。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让我对佛教的文化有相应的理解和了解,所以我说了佛教这么一句话,物随新转、境由心造。生命轮回也讲到,心生念,念造命,命制运,运成人,人主事,事牵心。这是不断循环的。

    比如说今天我来到沈阳,早上醒来排名前列个念想就是下午我跟大家要有一个分享。所以你心念是什么,就决定了你这一生的命运是什么。所以我们讲生命的轮回,不断的由心而生,最后这件事情又牵动你的心,这是不断重复、不断循环的。

    心又有很多,作为设计师来说,我认为我们这个心是有目的的,是有要求的。比如说我们作为设计师,使用功能,消费功能,还有炫耀功能。其实设计在很多时候有一种炫耀性,比如说现在很多权贵,他需要把自己家里装的多么的奢华,其实也是他需要来表达一下自己过去那些年成果的表现。你说作为一个设计师你不能这么做?不可以,因为设计师不像艺术家,设计是一个定制的产品,是别人有目标、有功能要求、有很多诉求,我们如何通过自己从业的经验,给予他认为他最合适的。艺术不同,艺术是你按照喜欢创造别人来买你的东西。所以炫耀性的功能怎么做,我们也得满足他。

    装饰装修有时候我们叫做修饰,比如刚才大家看到的G20项目,包括北京的故宫,它也需要这种装饰来粉饰太平。作为很多现在的百姓来说,他还需要掩饰。所以我说这个装饰的饰,既要粉饰太平,还要掩饰自我,很多东西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功能性的需求。

    在这个心而言,我认为其实有很多种,就我本人而言,童心在我的设计中,到目前为止一直在不断的影响着我。童心我基本上理解为2岁到13岁这个时间段,我认为这个时间段我的童年记忆在13岁以后不断的重现。当然也有欢心有伤心,我们希望每个人有很多美好的记忆,一个很好的心情其实对设计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相反伤心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说物随心转、境由心走,所有的东西都是随心而起。

    我特别喜欢德国的一个哲学家叫海德格尔,他曾经对居的本质有这么一个描述,但是这个居不是简简单单的我们理解的家,其实今天这个会议室也是我们居的其中一种。他曾经讲到过一个尺度,而且这个尺度不简单是人机功能的尺度,他讲的本质尺度是他认为人与空间的尺度,人与空间的尺度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但是人跟空间的尺度就相当于作诗般的尺度。简单的理解,他就相当于我们说的气场。

    2000年前后我在北京一个首长家里做设计,所有的平面都完成了,最后首长提出来这个空间不能这么分割,他家里的主卧室82个平方,尽管客厅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我想这个82平方的卧室对我来说显然在中间或者相对的位置,做一个类似于半通透的月亮门。他说不行,我出差最少也是住套间,他认为很多时候住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卧室里的时候,他认为自己一夜没睡,甚至经常睡不着。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理解为一个人跟人之间的气场不同,某种类型的人他的气场是位将军,必须六七十方的卧室他才能深睡眠。反过来说,这个82平米的卧室让我去睡我也睡不着,因为太大了,我的气不够。

    海德格尔说人与空间之间最重要的是人跟空间的尺度,不在乎这个空间装饰的多么奢华,而在于人跟空间的神圣关系。空间在过去改革开放这几十年里面,我们是通过造型来粉饰自己,而真正的人内心深处,要的是空间的尺度跟人之间的关系。

    讲到造字,我是从2008年开始一直在探索材料的可持续性,因为过去所学的建筑可持续在我从业这24年里面几乎没有用。比如说很多这样、通风、外墙、废水二次利用等等,因为我们是室内设计师,不是建筑设计室。少有一个跟室内设计是有关联性的就是材料,所以作为室内设计是,我如何更好的认识材料、更好的运用材料,这也是我从2008年开始不断探索的材料可持续性问题。

    大家都知道,世界正在不断变化,人类社会随之改变,这些改变有好的东西,包括在座每个人拿着手机,不带一分钱就可以走遍全球。但是现在也给我们带来这么四个问题:

    排名前列是气候的变化。今年夏天大家都说特别热,今年的秋天到冬天中国包括南方降雨比较多的城市,下半年估计也是干旱的年份。包括早些年,有一年的冬天北方不下雪,下到湖南去了,这都是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我们也在分析,如果按照目前我们的碳排放量,有可能2050年全球温度要升高两度,那个时候半个上海没有了,威尼斯也没有了,整个马尔代夫将全部淹没。这是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第二个是有限的资源。我们现在感觉很多资源用了跟我们没有关系,其实这些资源跟你是有直接关系的。

    第三个也是我们看到的经济技术领域的进步。经济技术领域的进步改变了人类,让人类很多病过去不能解决的现在都可以治好,包括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我们造那么多高楼大厦。

    还有城市化进程,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北京,五年前北京还说到北京的雾霾多少年治理,其实按照现在的发展,北京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话,这个雾霾别说二十年,五十年也无法治理。当然现在北京采取了多种方式,也是在改变城市海面式发展的成果。

    所以我一直在说,没有新的解决方案,我们未来生活质量必将下降。这个未来未必是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可能是我们的孩子,或者我们孩子的孩子。因为毕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这是我经常谈到的设计的五个原则,我经常说我们作为室内设计师,空间就是我们的第三层皮肤,尤其是卫生间,卫生间就是我们人的第二层皮肤。

    舒适,有人说沙发要舒适,席梦思舒适,但是我的理解,表面及空气的温度舒适。比如说我们在有些地方特别冷或者特别热,有些地方潮气扑面而来,包括表面材料,有些人可能怕黑,有些人可能怕红,有些人可能不喜欢绿色,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物质给人带来的心理关系。包括我经常开玩笑,现在新古典的设计里面用了很多偏花色的墙纸,我们学校的设计系专门给纪委部门设计,纪委抓一个人进来要关一段时间,这个墙面是要设计师来设计的,很多图形让你在这个空间待久会崩溃,这就是图形的魅力。我们也发现很多夫妻在之前住的家里好好的,搬了新家两个人经常吵架,其实很多时候是图形给人心里带来的暗示、带来的愤怒、带来的不安等等。所以这都是舒适的表面的东西给你带来的感觉。

    这里还有很多,由于时间我也不会每一条去讲,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最后一条,低成本、高价值。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酒店设计里评价一个设计师行不行,除了功能以外,更多的是这个空间有没有用到一些别人没看到的材料,只要你这个酒店用了一些新的材料,就认为这个设计师牛逼。其实真正意义上未来的设计师竞争是什么?是低成本高价值,你如何用很少的钱为这个客户解决所有的问题,呈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未来设计师之间的相互竞争。

    讲到现在,我想给大家先分享三个案例。这个案例为什么合在一起?这都是我2008年重新再定义我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设计,也就是说在我设计的第二个阶段的一种思考方式。

    这三个项目也非常有意思,都是同一年做的设计,而且面积差异很大,小的300方,大的5000方,那么大的一个面积差,在那个阶段我怎么去思考?这三个项目都有共同的特点,我把这三个项目讲完了,我相信大家就知道它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了。

    这是一个实验性的,因为面积比较小,300方,所以我称之为经验的反思与颠覆。2008年之前,我做的所有项目都可以理解为高大上,花很多钱去做,做了很多造型,不多花几笔觉得自己对自己都没法交代。设计师总有一种情节,尤其在那个阶段、那个年代,都喜欢多划几根线,总感觉少几根线自己都没法交代,更别说说服你的客户。所以那个时候我在想,一个空间没有任何造型,是否也可以让人融入其中,有很多不同的感受跟形态的存在?

    当时来了这么一个方程游戏,我们中国大部分人家里,包括我的孩子们在家里,每天在沙发上很舒服的玩着电子游戏,玩着玩着把自己腰就玩扭了。但是你看到右边所有的图,他们现在倒是玩起了我们童年玩的这种方程游戏。

    左边是我小时候画的漫画,当时画了很多这样的漫画。排名前列副漫画是我家里的天井,那个年代没有冰箱,夏天的时候想吃西瓜,老奶奶会弄一个网兜,把西瓜放在网兜里放到水井里,过一个小时拉上来这个西瓜就比较冰了。老奶奶拿一把竹椅告诉你好好看书,以后考大学。其实当时是装样子看书,满脑子都在想西瓜冰好了没有。这就是童年一个简单的故事,最后老奶奶把西瓜拎上来切开的时候,告诉我们夏天切西瓜可以解暑,但是吃多了会怎么样。

    小时候没什么可玩,过年的时候拿着鞭炮追着小朋友屁股后面走就很开心,这就是童年的记忆。

    拿一根红色的绳子在空间当中,300方的空间不断穿梭,人进入空间,这个绳子的穿梭是不是给你带来不同感受?所以当时做了一个300方的实验性空间,这个空间现在这个样子还在,它其实主要是一个办公性的功能,有时候它多功能,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小型的展览。其实就是几根线,弄一根红色的线在空间里面不断的穿梭,当然也会考虑人机工程,也需要设计师去设计。包括每个绳子穿到每个洞里面,都会有一个很小的LED,一根绳不断的穿梭,形成空间不同的变化,你可以在这种空间里通过各种视角发现绳子变化的形态存在。

    第二个项目是在杭州植物园,2008年的时候全国各地都非常流行会所,稍微人均高一点的都叫会所。大家可以知道,植物园是自然环境非常好的地方,我想在这么一个空间,是不是尽可能少的一些刻意的、人为的修饰,让空间更多的还给自然。但是当时做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思想,还是设计师的情怀,总想多一些勾画。

    当时做了这个项目,也用了很多关于水跟的造型、花窗的设计,一个设计师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初心跟情结,想要表达自己内心认为较好的那一面。窗户一打开,外面就是非常好的植物园的景象,按理说不应该像右边这张图一样那么多的造型,但是那个时期还是刻意的去表达这个形态的存在。大家看到这里,从排名前列个案例到这个案例,一个空间里面材料非常少,主要就是这四种材质。

    这是在河北廊坊,这也算是我到今天为止建筑师只做了建筑方案跟平面,然后室内设计师介入,最后做概念让老板确定。我们的图做完了,最后把室内设计师的图发给建筑设计院,最后出结构。为什么这个项目这么做?因为这个空间50000方,一个平层有10000多方,如果不做空间处理,这个空间做出来就会像一个大卖场,因为很多面积没有采光、没有通风的,所以我当时想,燕赵之地、江南之气,本来廊坊应该叫殿堂之气,但是我没有用殿堂的方式去做,而是用江南亭台楼谢的手法,来做这50000方的整合。很多空间有全部镂空的,有局部镂空的,有些是方的,有些是扁的,各种形态的方式,包括水、景观融合更好的结合在这个空间里面。

    讲这三个案例,我认为设计在我2008年那个阶段的思考,其实不是怎么样做设计,而是怎么样定义我自己认为能够合乎我的思想、我的积累又合乎我客户所要的东西。所以我说,设计师是在引导和迎合中寻求平衡,这个平衡其实就是作为我们设计师跟业主之间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平衡点。

    前面讲到四种材料,大家看到的三个案例是2008年做的,都用到了这四种材料,一种是涂料硅藻泥,一种是各种各样形态的砖头,各种是幕斯面,一种是国产的石材。前面四个项目非常简单,基本就是这四种材料的结合。

    这是18年前做的一个项目,现在看肯定挺丑,但这是你作为设计师在成长过程中走过来的路程其中某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里面,从业之初设计只是我的一种生存方式,那个时期设计主要是给我钱就行,没有考虑到太多关于可持续性问题,关于理念的问题,所以当时在99年的时候,在北京做了这个环岛博雅酒店。这个项目里面用了很多关于传统的工艺,比如说陶板、天花、木雕、竹刻等等。这是当时的效果图,那个时候做设计就是3D作图、3D渲染。

    为什么这个案例中特别拎了一个电梯门套跟大家交流?当时能把电梯套做的如此复杂,现在想想感觉挺有意思,这是那个时候的一种思考。包括大家看到电梯两边的两个墩子,按现在做是不可能的,这是所有客拉着拉杆箱最多的地方,你这么做的话违反了人类最基本的原则,不方便。但是当时没有那么去想,就这么做了。

    这是2005年做的一个球场的会所,这是12年前,随着经验与能力的积累,设计慢慢的成为我的思考方式,这个阶段跟前面的案例就有所不同,更多的是思考我合适做什么,怎么能更好的把设计所能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包括这个厅有一个7米多高的鞭炮灯,其实这些鞭炮等等,我认为这个灯作为这个大堂的主题,鞭炮是吉祥的,这是我们童年的一种记忆。当然这个方案最后做完了,老板当时汇报的时候就说到这个鞭炮灯很喜欢,反过来,这一串鞭炮灯也勾起了我这个客户对童年的记忆。所以童年的记忆会带来设计师与客户沟通上的便捷。

    到了今天,设计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你做设计更多考虑的不是怎么做造型,而是你对这个项目、对人类、对设计的定位。

    这是2015年做的杭州G20酒店,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对我来说设计是简单的,关键是如何说服浙江省警卫局的局长。我如果把说服的问题成功了,我相信这个项目我的设计已经完成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位置,左边是雷锋塔,右边就是苏堤,自然环境很好。后来基本上这个案子按照图片的方式,也用了一些竹子,当然这个项目也将很多老的石头拆下来再用。

    设计问题表面看是设计技术的问题或者审美的问题,再深层看是经营的问题或者市场的问题,再深一层可能是生活的问题或者价值的问题。这是2000年为青奥会做的案子,但是最后没实现。

    我改造前这个酒店刚装修完也就是一年,我想这么好的酒店,除了顶棚是涂料,其他都是色彩。我做这个方案的时候就想,如何将这些石头拆下来再利用,当时就有这么一个构想,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的。50%来自于原建筑拆除,20%来自于旧品市场,30%用新材料。这是我们对拆除现状的分析,有很多技术的,我也拿出几张照片给大家看一下。这个项目没有实现,后来为了设计费,我们还是用他喜欢的风格做了。

    2015年又遇上了杭州的项目,叫杭州大华饭店。这个项目是投标的,相对流程比较简单,所以我当时做了,把当时南京没有实现的愿望,把这个手法重新再用一遍,也是白色石头的竹子。所以大华也是西湖边上较好的一个位置,同样是柜台前面五公分后的石头做成大堂进去的一个主要的立面,把吊晶等等都重复利用,最后做出这么一个大堂。

    上午讲完,下午给我打电话,他说我们选择你,然后谈设计费,都谈的很愉快。最后他说,谢老师,我们选择的是你,但是我们老板要欧式的。我一下子傻了,当时我脑子里瞬间蹦出来几个词:一,我在西湖边上做一个欧式会被人骂;二,我南京没做成的愿望,看来这里也实现不了;三,咱们也画了二十来张效果图了,还得重画。我说这个不行,然后我就走了。

    我都曾经想过找工人每天给这个老总家里送一个花圈,真的有这个念想,但是我没这么做,这是违法的。过了三天以后他们一个副总又找我,谢老师做不做,我说做啊,原来你们方案选中了,他说不行,我们要欧式的。后来我跟他们老总谈,他说谢老师,你不是我的客户,你如果是杭州的客人,像你这个人肯定会去住四季酒店,不会住我大华饭店,我经营大华饭店那么多年,我知道我的客户要什么,我的客户来我这里房价一千二到一千五,他要我的装修给他两三千的感觉。他说你不是我的客户,你做不做?我想说的还是有点道理,我就问他你一定要做欧式吗?他说是的。我就想,你一定要做欧式,我不做你还会找别人做,别人做的没我好,还是做吧。

    改完了这十及张图以后,给他们老总工程干部汇报,所有人鼓掌,那么好,怎么当初不画呢?我在想,在西湖边整这么一个东西多恶心,没有办法。所以我们设计师还是乙方,很多时候有不得已,最后大堂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做归做,后来效果图他看懂了,施工图老总看不懂,我就在施工图里注入了很多符号。包括这张效果图他根本就没看见,我就没给他看,这些诸墩镶嵌的图形,包括下面黑的部分,这是我们中国的图腾,包括门的石头边上是深进去的,用了很多雕刻的东西,因为施工图他看不懂,你做完他不可能拆了。所以我就按照这个去做。

    最后有这么三个总结,设计行业的兴衰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所以我经常说,我们能做设计要感谢我们这个时代,感谢的兴衰不仅是设计师的努力结果,也是国家经济的必然,所以作为设计师要清醒。当代的中国设计,过去一百年是历史断层或者说血液里缺氧,但是我们今天能够结合邓主席1978年改革开放的观念,让我们今天如此的经济发展、如此的富裕,有那么多的案例让我们设计师来做实验,如果去欧洲,一个设计师可能一年做不了一个项目,所以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

    我认为设计是对生活的一种交流、思考跟展望,今天其实我们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本质意义上是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外化表现。我经常说生活是设计的基础,热爱生活才是设计的核心动力。一个设计师自己邋邋遢遢,早上起来被子都不叠的,我想你这辈子设计也做不好,只能画画施工图或者效果图,作为优秀的设计师,一定要对生活有热爱。

    第三是在这个全球化、趋同化的时代,我们很多东西丢失掉了。中国的传统,我们不能在老祖宗的仓库里拿东西,老祖宗有很多优秀的民族性格,这些性格你如何通过设计,把它这种独特的东西焕发出新的生命、新的力量,这是需要设计师通过设计去思考、去展现、去影响的,这都是我们影响周边的人,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设计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被边缘化的本土文化,这些年,尤其是近两三年,我们慢慢的自信。但自信的前提很重要,首先是经济基础,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考虑到文化自信,没有经济何来谈文化自信?所以很多以前被我们误解的离我们远去。我们认为,本土文化的内涵乃是我们心灵的归宿,中国地大物博,地域文化、历史特征、风俗都不一样,我们作为设计师,如何把我们优秀的民族性格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新的力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