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翻版西部大开发 沈阳从7领域搞突破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改革开放36年来,以如此的高度,以如此的密度,以如此的强度,出台对一个经济区域的政策措施,除东北外少有。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东北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着显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东北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要让东北的发展达到与全国的发展同步,还需要用政策再激励一下。
但东北的发展,靠“扶持”无法持久,只有东北人自己有内生的发展欲望,并由此产生内生的发展动力,东北才有希望。
振兴东北,要靠东北人自己。这是根本!
东北地区是中国老工业地区,建国以后一直是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的地区,而国家在改革开发前期的着力点集中在南方和沿海地区。沈阳市梳理出目前在工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沈阳市统筹推进,狠抓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人才支撑和发展环境建设,加快打造制造强市。
振兴东北,沈阳从七大领域搞突破!
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以实施新增长极打造行动、优势产业提升行动、新兴产业培育行动为着力点,构建新型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加快沈阳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夯实智能制造基础,提升智能装备和产品,建设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在机械、汽车、航空、高端装备等传统优势和新兴产业领域,率先推进若干典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分类推进全行业智能制造改造升级。
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
推动大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推进一批中小企业服务化转型重点项目,加快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
开展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聚焦航空、高端装备制造、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等重点领域,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财税支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组织开展军民技术双向转化试点,探索破除军民融合主要障碍,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释放军民融合巨大潜力。
开展区域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试点示范
整合创新资源,搭建科技大市场、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培育平台四大平台,建设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市场化研发机构三大载体,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开展双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试点示范
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建立以现代学徒工制度为核心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双元办学模式。
加快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探索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新路径,创新与发达国家合作的新模式,构建中德两国高层次合作的新平台。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牢牢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在打造政务、市场、开放、要素、设施、社会、法治七大环境建设上取得突破,积极构建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转型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切实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